隨著生態環境監測網絡的發展和水質網格化監測的推廣,水環境自動監測站需要進行更密集的布點,以滿足污染溯源、水質預警、河長考核等大數據應用需求。常規水質自動監測站占地面積大、基建投入高,難以適應環境監測新形勢下的應用需求。
無人船的出現則緩解了很大一部分的需求。
2017年,中國的環保審查愈趨嚴格。環保部雷厲風行,頒布了一系列規章制度與條文,要求企業嚴格執行。其中水污染問題無疑是政府和居民關心的焦點。為了配合國家水質自動站建設,將水環保進行到底,在地表水環境監測中,無人船監測系統呼聲漸高。
單單依靠環境監測人員現場采樣——來回的路程、實驗分析的程序,這程走下來,未免費時又費力。而建設自動監測站既耗資巨大又不能一蹴而就。于是,無人船監測系統便成為了的解決方案。
無人監測船可以邊走邊測,從采樣到分析可以同時推進,以往需要1天時間才能完成的金山湖監測項目,現在無人采樣船只需要2個小時就可以搞定。
遇到下雨天等端天氣,或者水域復雜的地理位置,無人監測船還可以根據設定好的軌跡,繪制出水中污染物的分布圖。
面對環境應急監測方面的內容,無人監測船的優勢更為明顯。如果采用無人監測船處理類似突發事件,完全可以根據濃度上升變化,通過追蹤查到污染源頭。再連續對水污染物的濃度變化進行跟蹤監測,讓相關負責人可以及時掌控水污染狀況,制定出對應的應急方案。